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工作 >> 陕西中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汇编

陕西中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汇编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8-11-26 11:06:51 点击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编写说明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加强组织和管理,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洞察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为此,陕西中医学院社会科学部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效果,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在总结前期社会实践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大纲(试行)。

  社会科学部

2008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大纲

实践教学目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中宣部和教育部规定的我国普通高校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该课在讲授的过程中,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从本门课程的要求和特点出发,为达上述目的,除加强课堂教学之外,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就显得很重要了。通过实践教学,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传统的单一灌输型教学向直观感性教学及综合教学转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有敏锐地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突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的针对性、现实性,增强课程的实效性,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内容

1、结合教学,组织以爱国、诚信、修身、律已为主要内容演讲比赛。 通过演讲比赛,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倡导大学生爱国诚信,文明修身,严以律己,明辨事理,以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积极向上的理想和信念,展示大学生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大学生演讲及语言表达能力。

2.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搞一些调查活动。在讲道德问题时,组织搞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大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调查。通过调查形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而积极地探索问题,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同时也提高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3、通过大学生文明礼仪知识大赛活动,让大学生学习礼仪、运用礼仪,展示自身良好修养,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提高大学生的文明道德素质,推动校园文明礼仪文化建设。

4、配合校园法制教育,组织学生开展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了解法律诉讼的程序,深入理解诉讼法理论中的抽象的概念和程序;了解法的运用和适用,以不断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

 实践教学学时

校内为4学时;出校调查、参观等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

实践教学学形式

与教学内容相配合,采取演讲、调查研究、辩论赛、知识竞赛等形式。

实践教学要求

1.实践教学要求老师精心组织,周密组织,切忌流于形式。

2.老师安排实践教学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

3.任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之前要讲清方法及要求。

4.演讲比赛、文明礼仪大赛后,教师要予以总结。

成绩考核

1、实践教学活动主要由授课教师考核,也可以吸收优秀学生代表参与考核。

2、实践教学活动考核成绩计入该课程成绩,占课程成绩的20%

演讲要有演讲稿,调查要写出调查报告。参观要写出观后感或心得体会;根据完成情况、完成质量、发言情况、积极认真态度等方面,综合考虑,给出相应分数,记入平时成绩。

《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大纲

实践教学目的

《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中宣部和教育部规定的我国普通高校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该课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使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本门课程的要求和特点出发,为达上述目的,除加强课堂教学之外,还须加强教学环节,使学生增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感性认识。

实践教学内容

1、组织学生就近参观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西安事变展览馆等革命遗址;在暑假,与学校学工部、团委尽可能联合,组织优秀学生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访问。旨在通过参观文人故居、纪念馆等方式,课本联系实际,使同学们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伟大功绩;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结。

2、组织开卷有益读书推荐会。在学院读书月活动开展期间,各班以宿舍为单位,共同阅读一本红色书籍,了解革命路程、共产党的光荣的历史,读后对书籍相关内容进行探讨。在组织兴趣小组的基础上,广泛地推广。在形式上拟采取报告会、讨论会、谈心会、交流心得体会等生动活泼形式。

3、各班以宿舍为单位,以诚信节俭为主题,设计、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并得出调查结果。将反馈情况、统计结果以班会的形式相互交流。并以实践教学调查报告的形式上交。

4、临近期末考试前,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中国历史新鲜看主题讲座。

实践教学学时

校内为4学时;出校调查、参观等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

实践教学形式

与教学内容相配合,采取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看影视片、读书活动等形式。

实践教学要求

1、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不搞假、大、空。

2、每次实践活动,教师做到精心组织、认真负责。

3、对学生每次实践活动都要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要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

4、任何形式的实践活动都要贯穿唯物史观这条主线。

成绩考核

实践教学考核以书面心得、体会的形式进行,成绩以20%计入总成绩中。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实践教学大纲

实践教学目的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中宣部和教育部规定的我国普通高校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该课程旨在使学生深刻领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精神实质,加深理解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思想新理论的积极意义,提高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努力实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理论素质,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内容

1、结合理论教学内容选取社会实践基地、教学联系点等实践场所,让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把课堂所学的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包括寒暑假社会调查、参观、大学生三下乡)。特别是结合专业实习基地,开展现场教学。

2、组织学生开展学习讨论会,让学生更深刻、 更准确、更全面地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养学生学习《概论》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配合能力,培养学生逐步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检验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3、组织开展辩论会。通过辩论,使学生进行思维冲撞、交锋,以使受到启迪,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力、应变力、意志力。

4、课外录像。根据教学进程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录像。

5、社会调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专业特点选择相关专题进行社会调查。通过调查,可以获得第一手的直观的感性资料,更深刻地了解有关情况。有助于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有助于加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把实践教学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如“三下乡”活动。

7、学生专题研讨。专题研讨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以课程教学内容为主题,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研讨小组为单位,围绕研讨主题和研讨提纲,通过收集资料、撰写论文、发言交流、提问互动、总结汇报和教师评点等形式,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一种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学时

校内为4学时;出校调查、参观等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

实践教学形式

与教学内容相配合,采取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看影视片、举办专题讨论、辩论会等形式。

实践教学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探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探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一套“听、看、读、讲、写”的教学模式。通过举办各种讨论会、专题研讨、辩论会、专题讲座、参观调查等形式,促使和调动学生在“听、读、写、看、讲、行、做”等各个环节上下工夫。“听”即听讲课、听讲座、听报告、听新闻;“读”,即读《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读重要的政策文献、读重要的时政文章;“写”,即记笔记、写心得、写论文、写交流发言、辩论稿;“看”,即看教学视听资料、看改革开放的成果、看周边社会的变化;“讲”,即课堂交流发言、辩论会辩论赛发言、各种形式的演讲;“行”,即参与学校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参观各种展览馆、工厂、参与学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做”,即动员学生动手制作各种展现改革开放成果的展品、与教师一起制作教学课件和网上教材、制作幻灯片和制作各种能促进教学效果提高的教学方案、创意等。通过全方位立体型的教学,让学生在各个环节中锻炼自己,既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又增强本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成绩考核

实践教学内容的考核成绩根据讨论、研讨、辩论、读书笔记、学习体会、参观见闻、社会调查(实践)报告、论文和成果交流等作业的形式判定。成绩以20%计入总成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