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建设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阅读经典文献是精神上的享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阅读经典文献是精神上的享受

作者:社会科学部 来源:社会科学部 发布时间:2014-03-23 12:05:10 点击数:

如何从抽象的理论还原到生动的现实?如何从生动的现实提炼出人生的智慧,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读书,无疑是一条道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内容丰富,课内教学学时又非常有限,因此就需要学生在课外花时间进行阅读,撰写读书报告的方法加以补充强化。实践证明,以师生共同参与为舞台, 以大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以改进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的阅读原著教学方式效果良好。

    一般在开学之初,我们就列出参考阅读书目,精选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印发给学生,从文章的历史背景,内容概述,重点和难点解读,历史影响和当代意义等几个方面辅导学生研读。要求学生从中选取一篇进行精读,写一篇学习原著的读书报告。教师进行读书报告写作提示及指导,并进行读书报告点评。然后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让学生把自己选取精读的文章基本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做成PPT介绍给其他的同学,其他同学可就某个问题进行提问,大家共同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讲课情况和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这样既理解原理,又训练独立学习研究以及写作的能力,读书报告也可以让学生交流各自切身的读书与学习感受。比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阅读原著与教师的引导讨论,学生们找到了当今“以人为本”理念的理论渊源。

    “一开始上这门课的时候,我不禁窃喜:什么物质与意识、认识与实践、世界观等,这不都是中学学过的吗?现在学这门课不就是一个小儿科吗?可在后来的学习中,我渐渐发现,要学好、弄懂这门课,或者说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并非易事。”一位学生这样说。

    通过原著导读的学习,学生们普遍认为,在阅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时,犹如亲耳聆听几位伟人对于世人的谆谆教导,他们就像在昨天刚刚与我们交谈过自己的思想和心得,让我们对于社会现象能够看得更通透。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其思想博大精深,文字奔放有力,时而诙谐风趣,时而辛辣讽刺,引经据典,论证缜密,思想深邃,反映了几位伟人对他们所研究问题从来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