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建设 >> 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推进十九大精神“三进”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推进十九大精神“三进”工作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17-10-26 13:04:27 点击数:

 

党的十九大是一次催人奋进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许多新观点、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在高校中认真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让当代大学生了解十九大精神并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是当前和今后高校工作者特别是思政教师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推进十九大精神“三进”工作,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课前、课中、课后协同推进。

一、课前精心学习宣传。10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观看学习十九大开幕,认真聆听习总书记报告。报告结束后,学院组织教师开展十九大精神的理论研究 ,全体教师撰写学习心得和宣讲稿。鼓励教师围绕十九大报告的内容进行课题立项、撰写学术论文、开展宣讲会、指导学生活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徐臣攀老师在学习心得中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深入阐述了“如何实现个人梦想、如何面向未来、如何不忘初心、如何不忘本、如何立足本职、如何全面育人”,对十九大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动力具有指导意义。

组织教研室集体备课,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计划,认真梳理十九大报告的创新点,找好找准结合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五门课程各章节内容有机融合,及时调整授课计划。形成“十九大精神专题解读”的基本教学设计,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开展宣讲、解读、讨论,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课前各门课教师积极推进十九大精神“进网络”,通过qq群、微信群、微博等学生接触使用频繁的通讯软件推送十九大报告相关内容解读及微课视频;引导学生收听校园广播、新闻联播,在潜移默化中推进十九大精神入耳入心。

二、课中认真渗透讲授。在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位教师践行十九大精神“进课堂”。根据各门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分工合理,各有侧重,把十九大精神有机的融入相关章节,进行全面系统的渗透讲授。形式与政策教研室张亚军老师率先实施,1019日,张老师在第5-6节课中,用两个课时时间,带领3个班学生学习十九大报告,从八方面入手解读了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和亮点。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怀,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

各位教师也努力抓住第二课堂,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研室杨珂娟老师,组织2015级本科生在会展中心举行演讲比赛、十九大精神知识竞赛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每位思政课教师都深入社团,通过指导社团开展理论学习活动,营造学习十九大精神的氛围。实现十九大精神“进社团”的热潮。

三、课后积极接受反馈。通过课前零散宣传教育和课中系统学习,每位学生对十九大精神都有了解,也有自己的感想。十九大精神“三进”工作受到全体学生欢迎,满足了学生了解并认识国家发展新论断、新思想和新举措的好奇心。课后,同学们通过微信和上交学习心得与教师交流。护理1601班王颖同学说:“十九大报告中,一组组数据,一件件事件,让我感受到了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每看一遍报告,我都会特别激动,十九大的美好畅想,对国家是大事,对群众也是福业,我们身在这个年代是幸运和幸福的。”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一系列活动,推进十九大精神“进网络、进社团、进公寓”,最后落实到“进头脑”,使学生们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