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社会科学部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活动工作安排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8-11-26 10:29:24 点击数:
根据陕中院党宣字(2008)第4号《关于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省级“文明校园”的安排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创建“文明校园”的长效机制,按照2008年我校工作重点的要求,现对社会科学部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活动工作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四有”新人为宗旨,以思想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建设为主要任务,以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加强诚信教育为重点,规范教学管理,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巩固06教学评估成果,不断加强社会科学部内涵建设。
二、组织领导
根据社会科学部的实际情况,对2005年社会科学部创建省级“文明校园”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
组长:杜义朝
成员:张厚奎 张雪玲 马炳光 张亚军 赵炜
三、创建工作的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6月)宣传动员阶段,制定工作安排。
该阶段组织全体人员积极参加学校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活动动员大会,利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加大对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活动的意义和目的的宣传。
第二阶段:(7-8月)组织实施,开展工作。
该阶段社会科学部各教研室要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宣传阵地,加强教学改革,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改革创新为重点的时代精神教育和以建立节约型社会为目标的现代意识教育,保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三阶段:(9月),自查整改,不断提高。
该阶段社会科学部组织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组织安排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活动,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交流活动。
第四阶段:(10月)巩固提高,准备迎评。
该阶段社会科学部全体教职工严格教学纪律,服从教学管理,规范教学制度,随时迎接学校和上级领导的检查。
四、活动原则
在2008年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活动中,社会科学部全体人员要进一步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强化职业精神,在教学中把文明校园活动内容渗透到教学当中,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